脫硫系統工藝方案
綠楠環保雙堿法煙氣脫硫工藝是為了克服石灰石/石灰—石膏法容易結垢的缺點而逐步發展起來的。它先用堿金屬鹽類如NaOH、Na2CO3、NaHCO3、Na2SO3等的水溶液吸收SO2,然后在另一反應器中用石灰或石灰石將吸收SO2后的溶液再生,再生后的吸收液循環使用,而SO2最終以石膏的形式析出。
以NaOH為例,其主要工藝過程是,清水池一次性加入NaOH溶劑制成脫硫液,用泵打入吸收塔進行脫硫,從脫硫塔排出的循環漿液流入再生池、沉淀池,然后上清液再回到清水池;以笆嗟让摿虍a物經沉淀后定期清除,可作為建材回收利用。再生池內投加熟化好的Ca(OH)2溶液與循環漿液進行反應,置換出的NaOH溶解在循環水中,同時生成難溶的亞硫酸鈣、硫酸鈣和碳酸鈣等,可通過沉淀清除。
煙氣進入脫硫塔后,首先進行降溫預處理,然后經三層噴淋裝置進行的一、二級脫硫反應,這樣二氧化硫的去除率達99%以上,煙氣旋轉流動,脫硫液經噴淋霧化后由上向下逆氣流噴淋,煙氣中硫份與吸收液充分反應后溶于吸收液中排出脫硫塔進入沉淀池,同時去除煙氣中殘留的煙塵,除塵率為90%以上。從而達到脫硫除塵的目的。經脫硫后的煙氣繼續上升經氣液分離器進行氣液分離,
水沿塔壁流下排出脫硫塔,經除霧后的煙氣進入濕電進一步除塵處理后經煙囪排放。
脫硫吸收塔污水經排污口水封排出塔外,再由回水溝進入再生反應池,與脫硫劑制備系統配制的氫氧化鈣漿液發生反應,使鈉基脫硫吸收液得以再生。再生反應后形成的亞硫酸鈣及灰漿等進入沉淀池進行固液分離,沉淀后的渣漿經撈渣系統處理回收利用。沉淀后的上清液溢流進入循環水池。由于排走的渣漿中會帶走部分鈉堿,所以在循環水池中及時投加鈉堿進行補充,并通過調節鈉堿的投加量,調節脫硫吸收液到合適的PH值(使脫硫介質的PH值達到12以上),經循環泵打入脫硫塔進行噴淋吸收二氧化硫。
1、煙道
煙道采用碳鋼制作。
煙道根據可能發生的最差運行條件(例如:溫度、壓力、流量、污染物含量等)進行設計。
煙道設計能夠承受如下負荷:煙道自重、風雪負荷、地震負荷、灰塵積累、內襯和保溫的重量等。
煙道能夠承受負壓±5000Pa,并保證100%的氣密性。
煙道具有氣密性的雙面焊接結構,所有非法蘭連接的接口都進行連續焊接。
煙道的布置能確保冷凝液的排放,沒有水或冷凝液的聚積。煙道要提供低位點的排水和預防冷凝液的聚積措施,任何情況下膨脹節和擋板都不能布置在低位點。
煙道外部充分加固和支撐,防止顫動和震動,加設膨脹節,設計滿足在各種煙氣溫度和壓力下能提供穩定的運行。
煙道系統的設計盡可能降低煙氣的阻力,避免出現急彎,必要時設置導流板,煙道上設置足夠數量的膨脹節(伸縮節),煙道布置、形狀、內部件(如導流板和轉彎處導向板)等均進行優化設計。
所有需防腐保護的煙道僅采用外部加強筋,沒有內部加強筋或支撐。煙道外部加強筋統一間隔排列。加強筋使用統一的規格尺寸或盡量減少加強筋的規格尺寸,以便使敷設在加強筋上的保溫層易于安裝,并且增加外層美觀,加強筋的布置要防止積水。
煙氣系統的設計考慮灰塵在煙道中的沉積,為便于檢修及清灰,所有煙道在適當位置配有足夠數量和大小的人孔門和清灰孔,以便于煙道(包括膨脹節和擋板門)的維修和檢查以及清除積灰。人孔門與煙道壁分開保溫,以便于開啟。
本方案其他細節還有電詢 4001156681, 15963908811